96年度全國書法比賽

壹、第二十七屆(九十六年度)全國書法比賽順利圓滿完成


由文建會指導,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 共同主辦,並由臺北市立龍山國中、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協辦的「九十六年度(第廿七屆)全國書法比賽」,已順利圓滿完成評審工作。得獎名單共計特優52件、 優等97件,已於11月 1日公佈於本會網站 http://163.20.160.14/~edu,並刊佈於「書法教育」月刊第127期(96年11月號),以昭公信。本會訂於12月23日星期日上 午10時,假龍山國中大禮堂隆重舉行頒獎典禮,得獎者由本會頒發獎狀、獎品,以資獎勵;並致贈所有参賽者本屆比賽專輯乙冊。
 
本年度共有近一千四百件作品報名參賽,採送件比賽方式:一次收件、兩階段評審,分初選及複評兩階段。9月30日收件截止後,審前的拆件建檔繁瑣工 作,由本會趙建霖理事長及林雲英理事、唐幼玲理事、鄭竹湖理事、林東明副秘書長及理事長夫人、彭勝癸緊鑼密鼓地在颱風日趕工完成。初選階段由本會趙理事 長、楊旭堂監事長、蕭一凡理事、松賽者皆可獲贈最新比賽專輯乙冊施伯松秘書長、林東明副秘書長、游美蘭副秘書長等組成初審委員會,於10月13日在安廬藝 術中心審慎評比,選出入選獎、佳作獎及入闈複評者;入闈複評作品再由本會敦聘專家、學者及教授組成評審團進行複評,經過縝密的評審作業,於所有入闈複評者 中精選出各組特優及優等、甲等獎。

評審團由本會敦聘學有專精、評審經驗豐富、具有專業水準的評審專家組成,分別是世新大學薛平南教授、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熊宜中教授、漢光書會黃一鳴會長、名書法家徐永進先生及書法教育學會趙建霖理事長。

10 月25日本會理監事複評工作人員:李鴻德副理事長、鄭秀琴校長、郭玲紅理事、林雲英理事、唐幼玲理事、林東明副秘書長、游美蘭副秘書長在趙理事長帶領下, 於龍山國中寬敞的大禮堂展開各項事前準備工作,並將入闈作品依三代、二代、大專、高中、國中、高小、初小、社會、長青、創意各組一張張攤開。三百件作品分 組並排陳列有序,頗為壯觀。

五位評審委員在寬大安靜的空間,對條陳並列一目了然的參賽作品,反覆再三的仔細端詳、專注斟酌的比較推敲,竟在十月底已過重陽的秋涼天氣,一個個汗流浹背!他們執著專注的敬業態度,令人欽服。

貳、書法教育與書法比賽
趙建霖理事長表示,書法教育學會本著書法教育的精神、鼓勵的性質,希望藉比賽發揮社教功能並導正社會價值觀,避免功利傾向,而能符合書法教育的本質,所以採取獎項多、組別多、獎額多的比賽方式,以獎狀、獎品代替獎金作為獎勵。

本會在禮聘評審時,趙理事長用心地審慎考量,希望評審陣容能涵括各個角度、照顧各個層面,所以有的著重或行或草或篆、有的擅長創意書法、有的較為傳統、有的具有前衛的現代感、有的則較為中庸,務期評審作業在通盤考量下,達到公平、公正、公開與公信的原則。

去 年參賽件數達1744件,今年則近一千四百件(1376件),報名件數較去年減少二成。由於舉辦比賽的人事、業務、行政等各項費用開支龐大,我會率先採取 收費報名的方式,並已實施有年,由於大環境影響,大家已較能接受參與者付費的觀念,所以跟進收取報名費用已漸形成風氣。雖然今年參賽件數不若往年,但這應 是學書法的人口逐漸式微之後的普遍現象,各大比賽參賽人口逐年遞減,幾乎是時勢所趨。但是若從比賽的成果來看,今年參賽作品普遍說來,在字形方面較往年有 長足的進步,各組實力都很強,尤其中小組才小三、小四,寫起顏體、智永來,四平八穩和潤有味,較以往明顯進步。國中小學生,雖然參賽件數在量的方面較往年 減少,但是在質的方面,寫功卻明顯提升,在「字形」方面大有進步,這或許是拜電腦集字之功。

這次參賽作品,字體方面,在國中、小仍然以楷 書為主;就整體而言,則以楷書、行草為多,篆書其次,隸書最少。作品中有好幾件小字珠璣端整吋楷的全開作品,寫得用心、寫得辛苦,想必沉潛其中花了不少時 間心力才得完成,因此評審老師也報以專注精心地審視,徐永進教授雖然大汗涔涔,仍蹲下來細細端詳;熊宜中教授不但幾番蹲下,還不斷摘下眼鏡,看個仔細!

去年獲得優等的長青組李永鶴,今年以全開十行「行書心經」,獲得全數評審委員全票通過,線條優美舒朗沉雅,與謝水吉的  書、 胡奕灯的  書,高中組成功高中黃孟勳的行書、延平高中曾于珊的楷書,同獲五票,高票獲得特優頭獎,為這次比賽增添佳話。

獲得四票的有初小組雲林立仁國小四年級蕭聖儒的楷書、臺北三重國小四年級江宜頻的楷書,高小組的雲林文賢國小廖姿穎的篆書,大專組吳弘鈞的行草、鍾雨璇的楷書,社會組蔡福仁的楷書、創意組的辜琪鈞、王釋、吳秋林、莊文章等等,都在各組激烈的競賽中拔得頭籌,獲得特優。

報 名三代組者較少,實有其三代同堂日漸減少的條件因素,年齡跨距遠,有共同興趣且皆能寫字的實不多見,能具備祖孫三代報名資格且有家學淵源又代有傳人的本就 不多,有志之士可先從二代組開始,早做準備。今年二代組實力與件數均佳,如江愛忠、江敬謙,詹秀菊、李奐穎,在親子關係之外,更加深一層師生、學弟妹感 情;又可在同一領域發展,有共同關注的方向,親子同樂共榮,自是人間可喜可賀之事;且從小耳濡目染專心致力,自可事半功倍,朱萬順、朱育成,朱萬順、朱芯 誼朱家甚至報名二隊出馬參賽,更是此次大賽引人注目的焦點。

比賽簡章中明訂落款鈐印,是希望從小培養完整作品的觀念,由無印的習作進入有鈐印的作品,加了紅色的鈐印,使畫面變得協調美觀,具有藝術的品味。去年本會站在書法教育鼓勵與警惕的立場曾加以叮嚀;但今年入闈複評者若未加鈐印,不符合簡章規定,成績一定大受影響。

本 比賽設有「指導老師獎」,以鼓勵熱心推動並實際從事書法教育,努力薪傳而著有佳績的指導老師。這幾年中南部寫手參賽得獎率高,因為有好幾位用心的老師在推 動,屏東、高雄、雲林、彰化、嘉義、苗栗都有熱心推動的指導老師,如南投埔里的黃木輝老師細心地把各組參賽作品分門別類,以塑膠袋整齊地包好;還在每個袋 子上,個別貼上個人報名資料及團體名冊;再細心地一袋一袋整齊地裝在大紙盒中寄來,做事的方法條理清楚乾淨整齊明明白白,令人激賞!不但有效率地完成報名 手續,更給工作人員帶來許多方便,相信也以身作則將心比心給學生做了最好的示範!另外,高雄縣大同國小的侯靜美老師送件數高達105件,而且每張報名表皆 以毛筆端楷書寫,這種堅持原則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她還親筆函謝本會舉辦比賽及推廣書法藝術的熱誠;並鼓勵本會本著大公無私的初心,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這種將心比心共襄盛舉的熱情,令人感動。雲林縣虎尾立仁國小的江愛忠老師,訓練了一批好手,各個練得一手好字,成績令人刮目相看,他與江敬謙父子二人聯手 參加二代組,一隸書、一篆書,表現都很傑出。中南部許多熱心書法教育默默耕耘、指導學生並統一報名送件參賽的老師,正是本會精神的延伸,本會將頒贈指導老 師獎狀、獎金,向他們致敬。

參、獎額一覽表
本會自1981年起,每年辦理「全國兒童書法比賽」,1982年擴大為 「全國中小學學生書法比賽」,1987年又擴大為「全國學生書法比賽」,1990年再擴大為「全國書法比賽」,迄今已舉辦27屆,為全國性最具權威、具有 歷史的年度書法大賽之一。本會站在書法教育推廣的立場,評選工作態度嚴謹,力求公平公正,鼓勵書法愛好者寫書法、愛書法,以多獎額、重鼓勵、蓬勃學書風 氣、提升書法藝術水準的基調與理想,期求達到書法教育與推廣的目的。由錄取件數表可知各組獲得特優獎者共有52名、優等獎者共有97名,共計149名;甲 等共150名,其餘分列佳作及入選獎。
 
肆、評審委員訪談錄
九 月望日原是天涼好個秋,早上九時三十分,龍山國中的大禮堂裡已鋪滿了一張張攤開入闈複賽的作品,為了避免參賽作品被大風吹翻,原已敞開的門窗只能緊急虛 掩,窗外徒然涼風習習,大禮堂裡卻感受不到涼意,所有評審老師來回穿梭地專注評審,忙得汗流浹背。利用換組小憩難得的空檔,筆者訪問評審團的各位教授,得 到珍貴的建言,這對許多書法同好者而言,應是共同期待的佳音。

薛平南教授常受邀書法比賽的評選工作,有「職業審查」之稱,是國內書法比賽 的行家,對書法的發展持有非常正面而樂觀的看法。他說,臺灣有學習書法最好的環境,因為在臺灣,所有的人都使用正體字,閱讀書寫所見所識無非正體字,在此 環境下,學習書法者容易與古典書法藝術銜接,進入書法藝術的殿堂,因此要給學習書法的中小學生多多鼓勵,讓他們好好的學、好好的寫。

他認 為大部分人不是臨帖、就是集字,書法比賽最好能現場書寫,以表現實力。日本村山臥龍教授來臺時,曾看到某一書法比賽專輯,知道在臺灣的比賽,無論寫篆書或 草書,在現場都不能查字典,而參賽者竟然在比賽現場不必靠字典就能寫得這麼好時,非常驚訝而佩服地說:「這連我自己都辦不到!」 他從比賽的結果看到,臺灣老師教出來的選手實力很好,能消化吸收並展現很好的寫功,可見臺灣的書法程度很高。

薛教授評審經驗豐富,他認為 好的作品,第一個條件是要「入體」,並強調作品的整體性,也就是說結構要統一、墨色要均勻、字形要入體,才有古典的味道;加上落款用印的搭配不俗,能吸收 古人的優點,筆墨韻味與紙質搭配,便是一件優秀的作品。書貴自然,小學生學書法,應把魏碑放在第二階段,先學褚、歐、智永等清雅諸家,待有一定的基礎之 後,才學魏碑;若先學魏碑,不雅反濁,較易產生習氣,不利向上發展。書法學習之路,要能循序漸進、要有進階。若只學帖派,雖然平穩發展,但格局會有限制; 在奠定帖派基礎之後,加上宏偉奔放的魏碑經驗,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可以秀潤妍雅,也可以宏放開展,氣象自然開闊。

熊宜中教授非常 敬業,在評審過程中,不斷蹲下來仔細端詳個清楚,眼鏡也忽而摘下、忽而戴上,評審態度十分嚴謹,他表示:創作組要鼓勵多元與筆墨趣味。由於時代不同,美學 觀念也會因之改變,如漢朝的趙飛燕、唐朝的楊貴妃、清朝的林黛玉,各有不同的美,雖然各朝對體態、風韻的審美標準不同,卻絲毫不減其美的本質。所有的歷 史,都在發展過程中產生最精彩的表現,由於大時代的環境不斷變化,審美的觀念也隨著時代、地域、環境而改變,在這個多元時代,創意書法還在觀察發展進行 中,因此我們要多多給予鼓勵。

資訊時代,人們吸納全球性資訊的來源範圍擴大,透過網路、電視、刊物等傳播途徑,來自四面八方的東、西方美 學的觀念,隨時可以取得,所以創意的各種可能性都會發生。日本的創意書法已發展了半個世紀,我們才發展二、三十年,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說是無有止境。以傳統 書法的養分為本質,在固有的筆劃線條、基礎結構的訓練上發展;加上現代藝術的美學觀念,跟西方前衛風格如裝置、立體、多媒材、影像、科技等跨領域結合,在 空間求變化,多元的可能性對未來書藝無止境的發展,絕對有加分的作用。

黃一鳴教授看到國小組的寫手有許多人寫出超齡的作品,認為多半仿自 老師,可見這些學生多半都有個好老師,但是這種現象也令人擔心:會不會有基本功夫不錯,卻因沒有乖乖臨寫老師的稿子,反而落選的情形!因為比較聽話、比較 遵守成規、乖乖的臨寫老師的稿子的小朋友,在參賽時四平八穩得臨稿反而較有表現,比較有出線的機會。有些小朋友模仿能力很強,臨寫老師的稿寫得很像,即使 現場書寫也很厲害,黃教授就曾經看過兩張作品重疊時,居然筆劃一致,寫得幾乎一模一樣,模仿的技術可謂一流。但是,有好的老師、臨摹得很像,到底是不是好 事?對栽培一個未來的藝術家來說,由於要走長遠的路,因此初學時的鼓勵,對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所以我們要鼓勵有創意、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乖乖聽話的學 生,對有童趣、拙趣的作品要謹慎判斷,方能避免壓抑或挫折了初芽嫩苗的滋長。

今年創意組的作品多半是二、三個字的拼湊,但這僅是象徵符 號,並不是創意的重點;有的把畫加上書法,又有畫又有書法,這也只是一個過渡而已,並非重點;有的模仿何創時的「傳統與實驗」,卻做過了頭;有的花很多時 間,作得很辛苦,卻沒搞清楚創意的重點要擺在「空間的切割處理」上。國人崇尚中庸,很客氣的留下天地左右,只占空間的中央,但是現在要想辦法突破,如何切 割空間、表現創意,這才是重點。

徐永進教授看到有些學童拷貝能力很強,可以寫得很像,所謂英雄出少年,才小三、小四就寫得很好,不禁憂喜 參半。他認為兒童的拙趣天真可貴,但寫得像不像與創作完全是兩碼子事。太早熟的兒童,拙趣已然失去,寫字的樂趣與情趣卻蕩然無存。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未 來藝術追求的路上,要能出帖、離帖,若揠苗助長失去本心,恐怕將來「回不了家」。

他對有心學習書法的愛好者,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要 開發自己的內在,並把自己的價值放射出來,那才是最大的財富。書法的學習要下功夫苦練,就像進了磨坊的驢子與馬,要好好的磨自己的基礎。磨坊裡的馬或驢子 都很辛苦,有的驢子不斷地繞圈子,一直磨,鞠躬盡瘁磨到老死;有的馬卻被玄奘選去西天取經,經過千山萬水、看過崇山峻嶺,有方向、有目標,一樣辛苦了幾十 年,卻因為探索方向、確立方向,培養了眼界、豐富了體驗,看到宏觀的世界、也看到寬闊的天地,建立自己的價值。徐教授認為書法人不要只是落入傳統的框架而 走不出來,要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要看到自己的價值,走自己的風格。

幾位評審教授語重心長的建言,希望提供給志在千里的寫家及有心培養未來的藝術家的家長一個重要正確的方向。

伍、本年度全國書法比賽概況
臺 灣由於行政區域的劃分簡省為中央與地方,幅員不大,而各地往來交通尚屬方便,有志參加比賽之士在飛機與高鐵雙便的條件下,有利各地區域性書法比賽擴大為全 國性賽事。本年度各種全國書法比賽甚多,扣除今年未辦者,仍有將近六十項次之多,雖然有些大獎獎金高、程度也高,為金字塔頂端的高手心儀的目標,不是一般 書法愛好者所能覬覦,又有些獎項並非年年舉辦,但是大大小小平均起來,每個月少說也有四個全國性書法比賽,項次之多、頻率之密,可謂漪矣盛矣!本會拋磚引 玉,公開比賽作業程序及各項資料,希望促進所有比賽的透明度,以助書法風氣之正向提升。
 
陸、全國性書法比賽概況觀察
一、幾個W:when、 where、 who、 how......
1、 時間:舉辦全國書法比賽的時間,多半集中在下半年。第一季因各書會習慣上會有春節的揮毫活動,書家寫手參與揮毫聚會等活動較多,較為忙碌;第二季則因考季 不斷,讀書人或知識份子準備考試或參與工作者較多,所以比賽時間訂於一、二季者較少,在三、四季舉辦者較多。若以四季而分,項次多寡依序是 1:1:2:2,第三季與第四季舉辦場數幾乎一樣多,尤以十月、十一月秋收時節為盛,天氣宜人、雜事較少,成為書法比賽的旺季。
2、地域:主辦比賽的單位或比賽的地點,以中南部為多;書風之盛,似也有南勝於北的現象。
3、 參加對象分組:目前參加對象分為團體與個人,團體多為親子組:家庭三代、家庭二代,尚未見以學校或縣市為團隊競技的大型比賽;個人組中有學生如:大專、高 中、國中、高小、初小,還有社會、長青、創意等組。國小組多分為初小、高小,也有細分為小一至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者;國中組也有細分為中一、中 二、中三者;唯大專組因大學生、研究生年齡不限,年齡稍長之研究生,可達四、五十歲,或甚至五、六十歲,究應列為大專組或社會組?實模擬兩可而多有爭議, 故有大專社會組之產生,亦有直接併入社會組之議。
4、權限:參賽作品展覽、印書之版權及作品所有權,多半歸主辦單位所有,不予退回。
5、 歷史:民間舉辦的獎賽,歷史多半短淺,有的轟轟烈烈,但只辦一屆;能持續發展者是少數可貴的堅持者;能延續二十年以上已有歷史的比賽,則非常難得。這一兩 年,一些眾所矚目的大獎如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國軍文藝金像獎、、、有的停辦,有的改名,對書法界的士氣有一定的影響。
6、現場決賽:比賽有分通 訊收件方式或現場決賽方式,初賽通過之後的複賽或決賽,以現場決賽為主流。現場決賽雖然耗時費力(人力、財力),舉辦者勞師動眾,參與者舟車勞頓,尤其遠 道來賽者身心適應都需調整,對主辦單位及參賽者多有不便,耗費也較大;但除了考驗寫手的臨場膽識,還可看出寫手真正實力,較能減少弊端。曾有國小組初選成 績優異者,複賽時表現卻大為走樣的實例;或曾獲得某比賽名列全國第一,在另一個比賽卻連複賽資格都無法入闈的情形,這當然有各種可能,且比賽時運人各有 異,無法絕對公平客觀,但在現場命題、沒有字典、不能臨稿、沒有高人在旁指點或代筆的可能性之下,現場揮毫最具透明度,自然也較能避免弊端。

二、作品形式與內容
1、大小格式:各組作品的大小格式有別,一般說來,國中、小組參賽作品多為四開,高中、大學組為四呎對開條幅,社會、長青組則為全開。但書藝盃、金鴻獎簡章中明白規定:無論年齡一律為四呎對開條幅,對中、小學生來說挑戰較大;金鴻獎甚至規定每字大小,至少八公分以上。
2、 書寫內容:書寫內容多為有關發揚中華文化、促進多元文化發展、增進族群融合之佳句、先賢格言、詩詞為範圍,參賽者可以自選;也有規定主題,在同一主題內發 揮;或甚至事先規定內容,或於簡章中公佈題目,如「中原盃」於簡章中公佈每組作品題目,如:國小一、二年級組:唐李商隱—憶梅,國小三年級組:唐元禎—斑 竹,國小四年級組:宋陳摶—水僊花,國小五年級組:唐王昌齡—採蓮曲,國小六年級組:唐郭震—蓮花,國中組:唐李商隱—贈荷花、、、。中國標準草書學會則 別立「臨書組」,以臨寫于右任先生標準草書作品為原則,以此類推,或許來日會有規定字體或碑帖的比賽,如「王鐸大賽」、「九成宮大賽」,以臨寫某一家作品 或某一字帖為原則,而題目內容字句則出於字帖之外,用以考驗寫手消化吸收融會貫通、再創作的實力。
3、創意:自何創時基金會舉辦「傳統與實驗」推廣創意觀念之後,實驗性創作、前衛藝術漸為書壇所廣泛接受,許多傳統書家也多有現代書藝之作,一時蔚為風氣。自本會於比賽中首推創意組之後,已有書藝盃、全國書法春秋大賽跟進,亦別列創意一組。

三、大環境影響之下的趨勢
1、 官辦與民辦:由上表所列本年度全國性比賽幾達六十項次,其中官辦項次佔四成,不只獎金較多,榮譽較高,獲得官方肯定的大獎具有壓倒性的價值,為一般高手角 逐的標的;民間所辦亦不乏高額獎金,但能持續且年年舉辦者寡,或傾其全力轟轟烈烈卻曇花一現,或細水長流堅持文化之綿長傳揚,各有不同。雖然景氣不佳時局 非靖,全臺經濟受挫的這一年,全國性的書法獎賽仍然不少,可見臺灣民間生命力旺盛、活動性強,為文化傳揚扎根的力量仍然十分堅毅。除了官方所舉辦的大獎及 語文競賽之外,民間的力量以寺廟、基金會、公益團體、書法團體為主,成為舉辦書法活動、獎賽的主要推手,各地書會與民間力量合作,成為書法文化壯盛的生命 力,使民辦比賽有聲有色,隱然與官辦獎賽有分庭抗禮之勢。
2、流行書風:書法比賽以書會友,賽場成為全國菁英角力的擂台,同一時代寫手在賽場相 遇,十分頻繁。同一年度的各大比賽,不只是熟面孔經常出現,字體也會有似曾相識之感,切磋琢磨的寫手們不但彼此較勁,也互相影響。臺灣蕞爾小島,交通方 便,加上網路傳遞,訊息取得快亦通,為追求得獎的同一目標,揣摩評審好惡,互相參照或有心觀摩,同一時代的流行書風乃蔚然興起。
3、指導與訓練: 指導教師勞苦功高,功在薪傳,因此許多比賽設有指導教師獎,或記功嘉獎或另設獎金以為鼓勵。拜電腦集字風氣興起之賜,現已有專業指導教師設立私塾式書法 班,採有效率之魔鬼訓練法,能訓練出臨摹精準之寫手,不只主文作品維妙維肖,連帶章法、落款、粗細濃淡乾溼、、、等等亦均能控制得恰到好處,這或許會是另 一個風潮之興。
4、報名費:收取報名費,以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為首創。書法教育學會自民國90年起,本參與者付費原則,首開收費報名參賽之風以 來,已有跟進採取報名收費方式,以應付人事、行政、業務等經費之開銷。近來參與者付費原則已較為一般大眾所接受,估計此方式將為經濟不景氣下必然的趨勢。
5、 獎金:本表製作以舉辦比賽之歷史久暫為準,依舉辦比賽之屆次排列。比賽的獎勵制度大致可分為兩種型態,    一是菁英制,一是鼓勵推廣制。許多大獎獎金高、獎額少,多半採菁英制,如總統文化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南瀛獎、、、等等,只有少數 高手或甚至僅有一名菁英可以得獎。獎金是賽手追逐的目標,有些獎金甚高,但是獎金越高者獎額越少,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有些比賽不提供獎金,自然無法吸引 職業賽手青睞,但是在獎盃、獎狀之外,獎品豐厚又贈送比賽專輯做為鼓勵;有些則提供結緣品,其價值難以估計。本會雖未提供獎金,但著重書法教育的紮根精 神,以組別多、獎額多、歷史悠久為主要特色,堅持永續經營可長可久,持續不斷地為書法教育紮根而努力。